一邊農業種植,一邊光伏發電,隨著光伏應用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,光伏和農業相結合成為耀州區近年來農業發展、精準扶貧的新模式。
天辰農光互補項目一期二期共占地3000畝,項目裝機容量為100MW,采用光伏發電板下種植農作物的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運行模式。自2015年11月建成以來,已經順利并網運行一年多,項目建設包括1500個光伏農業科技大棚及配套設施,目前部分大棚下已種植香菇等各類食用菌,下一步將繼續將各類養殖產業帶入大棚。
在農業項目上方安裝高效太陽能組件,將太陽能發電與農業種植有機結合的“農光互補”模式,可以實現電力和農業雙創收,對耀州區轉型發展起到積極作用,能夠加快推進耀州區農業現代化的進程,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。不同于光伏電站或農業大棚單獨的盈利模式,這種農業種植和光伏發電兩不誤的方式,能夠達成電力和農產品的雙重盈利。
通過各產業先進的技術線性融合,利用現有資源,最大限度發揮土地價值,而不是簡單的產業疊加。打造天辰農光互補項目的目的,就是為耀州區探索出一條能夠最大限度發揮綠色農業養殖、綠色農業種植、綠色電力和光伏產業扶貧這四方面優勢的農光互補發展模式。
從長遠角度看來,天辰農光互補項目,就是要變輸入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,農民不用再背井離鄉便可在家門口實現創業,并可最大限度提高農民收入。目前園區農業生產以及基礎建設所有用工都是當地村民,能帶動當地村民100余人就業;男工每天的收入在100元左右,女工每天在80元左右,一家兩口如果肯下功夫,一年收入可達4-5萬元。隨著棚下產業發展壯大,還可以出租給周邊的貧困戶,每年的收入將會更多。
作為理想的清潔能源,近年來光伏發電發展迅速。下一步,耀州區農業園區將緊密聯系入園各企業,集中精力為光伏大棚下帶來更多的農業產業,并通過實施光伏發電+設施農業+合作社的發展模式,以天辰農光互補項目為基礎,全力將步壽塬打造成集光伏發電、農產品生產、農業科普、休閑觀光為一體的高標準農光互補產業示范園。
天辰農光互補項目一期二期共占地3000畝,項目裝機容量為100MW,采用光伏發電板下種植農作物的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運行模式。自2015年11月建成以來,已經順利并網運行一年多,項目建設包括1500個光伏農業科技大棚及配套設施,目前部分大棚下已種植香菇等各類食用菌,下一步將繼續將各類養殖產業帶入大棚。
在農業項目上方安裝高效太陽能組件,將太陽能發電與農業種植有機結合的“農光互補”模式,可以實現電力和農業雙創收,對耀州區轉型發展起到積極作用,能夠加快推進耀州區農業現代化的進程,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。不同于光伏電站或農業大棚單獨的盈利模式,這種農業種植和光伏發電兩不誤的方式,能夠達成電力和農產品的雙重盈利。
通過各產業先進的技術線性融合,利用現有資源,最大限度發揮土地價值,而不是簡單的產業疊加。打造天辰農光互補項目的目的,就是為耀州區探索出一條能夠最大限度發揮綠色農業養殖、綠色農業種植、綠色電力和光伏產業扶貧這四方面優勢的農光互補發展模式。
從長遠角度看來,天辰農光互補項目,就是要變輸入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,農民不用再背井離鄉便可在家門口實現創業,并可最大限度提高農民收入。目前園區農業生產以及基礎建設所有用工都是當地村民,能帶動當地村民100余人就業;男工每天的收入在100元左右,女工每天在80元左右,一家兩口如果肯下功夫,一年收入可達4-5萬元。隨著棚下產業發展壯大,還可以出租給周邊的貧困戶,每年的收入將會更多。
作為理想的清潔能源,近年來光伏發電發展迅速。下一步,耀州區農業園區將緊密聯系入園各企業,集中精力為光伏大棚下帶來更多的農業產業,并通過實施光伏發電+設施農業+合作社的發展模式,以天辰農光互補項目為基礎,全力將步壽塬打造成集光伏發電、農產品生產、農業科普、休閑觀光為一體的高標準農光互補產業示范園。